JPEG 與RAW 的差異
數位相機拍攝數位底片。乍看之下,這樣的陳述似乎也可以用來形容我在恍然大悟之餘所感受到的驚喜。傳統的膠卷底片不管是彩色或黑白,只要按下快門就定了型。當然,這一類的底片還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技巧來沖印,來展現其中的內容。
由於 RAW檔本身具備了無法變動的特質,所以被視為真正的數位底片。在 RAW檔轉換程式中的設定,可以決定資料要如何複製成 Photoshop可以編輯的檔案,像是 JPEG、 PSD或 TIF檔。
某些採用 RAW的攝影師看不起使用 JPEG的人。我承認這樣的想法確有其因。我就是無法瞭解一件事:為什麼一樣是用數位方式來取代跑去雜貨店購買膠卷,就是有人想要在看到印出來的樣子之前,就先把內容打爛。以數位單眼相機所抓到的資料來說, JPEG檔只能保留其中的 1/8。所以 RAW檔成為了數位底片的代名詞,而 JPEG則被稱為「原始相機」-因為它們在 Photoshop過度操作之後,可能導致內容走樣甚至全面毀壞。
使用 RAW檔攝影最美妙的地方,就是它記錄了相機感測器所捕捉到的所有資訊;而 JPEG保留的內容就沒那麼多⋯⋯你等等就知道。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必要的歷史,可以解釋過去究竟發生過什麼事…
位元深度
所謂的位元深度,指的是每一個像素所包含的資訊量。位元深度 1,表示這個像素只有二個選擇:黑或白(圖1)。一個 2位元的檔案將這些資料加倍成四個色階:黑、白與二個程度的灰色(圖2)。每一個像素的位元數增加 1,所能表現的色階就會倍增。所以一個 3位元的影像除了黑白二色以外,還可以有六個灰階(圖3)。在本書的頁面中,你可以看到一個 4位元的影像幾乎可以靠著黑、白與 14個灰階,讓影像中出現連續性的漸層色(圖4)。再將它與 8位元檔案,具備黑、白與 254個灰階的影像比較一下(圖5)。
右圖表列出了級數對應,對攝影師來說,較為重要的位元深度有 8、12、14與 16位元。
輸出
想像一下,採用 8位元做為輸出位元深度是什麼樣子。
這將會在紅、綠、藍三個色版中,每一個色版都提供 256種色調:最後為我們提供了 16,777,212色的組合,包括了黑白二色(好吧,這個數字是這樣算出來的:256 x 256 x 256的乘積實際上是 16,777,216。但是只有一個真正的白色與真正的黑色,所以你得再減掉 4。為什麼?因為現在有三個色版-紅、綠與藍-所以總共有三黑與三白,每個色頻一個。黑是沒有顏色,白是最亮的顏色: 255。在計算 8位元 RGB檔案真正能表現出多少顏色時,只需要算到一個白色與一個黑色就夠了,而不是把三白與三黑都算進來)。
現今最高品質的印表機,可以從 8位元檔案一千六百萬色以上的組合中印出上千種顏色,所以必須從中撿出必要的顏色(右圖)
捕捉
來考慮一下 12、14與 16位元深度的影像。現在幾乎所有的數位單眼所捕捉的影像都是 12位元。有一台(目前)可以拍到 14位元,而 16位元的捕捉範圍同等於目前中型片幅機背的記錄能力。 Canon的新機種 1D Mark III可以捕捉到 14位元,表示每一個像素記錄了嚇人的 16,384色階。
舉個例子, Hasselblad與 Mamiya推出的相機採用了中型片幅機背,所記錄的像素可能沒那麼多。這種 1600萬畫素的機背中,所裝的感測器有 36.7x36.7mm,可以測量到 4080 x 4080像素。每一個像素變大,以便接收到更多的光線。更多的光線代表降低了雜訊以及更高的位元數。這也是用數量(解析度)換品質的傳統方式。
把上述的中型片幅機背拿來與全幅數位單眼(像 Canon 1Ds Mark II)比較,後者感測器的像素大小為 4992 x 3328,實體大小為 36x24 mm。Canon具有 1670萬畫素,而 Hasselblad機背只有 1600萬。這表示數位單眼要比 DSLR中型片幅機背更棒,對吧?雖然從解析度上面看來如此,但是解析度高低並不是考慮好壞的決定性要素。 Canon較高的像素密度(解析度)也代表每一個像素較小,較小的像素表示較低的位元深度(這個例子中是 12位元),最後拍出來的影像會有更多的雜訊,較少的顏色。反觀中型片幅機背每一個像素變大,而且記錄的是 16位元,每個色版都有 65,536個色階。
編輯時
大部份常見的數位單眼相機感測器,至少可以為每一個像素記錄 4,096階,這是 JPEG(8位元)儲存資料的七倍大。一個捕捉完成的 RAW檔以是未處理、灰階的方式記錄感測器所接收到的所有資料。除此之外,記錄在 RAW檔裡面的中繼資料包括了感測器上每一個像素的位置與顏色。 RAW轉換程式利用這些資訊來處理檔案,轉換成可編輯的 16位元檔案,所以你可以認定目前正在編輯的位元深度有 16位元。雖然現今的印表機受限於只能重現數千種顏色,我們還是認為這部份會不斷的改善。我希望在不斷的進步之中,可以讓每一個像素都能印得清清楚楚-以證明它的存在。
- 本文摘自上奇科技《跨越傳統的數位攝影師手扎》
- 共1頁 / 目前在第1頁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