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篇-飛羽攝影的樂趣
- 作者:楊偉傑
機身的選擇
在機身的選擇上,以Canon 系統為例,可分為入門等級(Canon EOS 400D)、中階(Canon EOS 30D)、高階(Canon 1D MK III)的數位單眼相機。廠商為了清楚區隔這三種等級的機身,在功能上有著極大的不同。
入門等級的機身, 通常連拍速度慢, 能連拍的張數亦少, 而且自動對焦系統的精確度應用在長焦段時常常顯得不足,所以入門等級機身是較不適合用來拍鳥的。各廠牌的中階機身則是剛入門的朋友較佳的選擇。中階機身通常有著較快的連拍速度,且對焦精準度跟入門等級機身相較也有一定的提升,雖然價格上較初階機身貴上一些, 可是這些差異卻是值得投資。而高階相機, 以Canon 1D MK III 為例, 有著45 點對焦系統, 每秒10 張的連拍速度, 可連續高速拍攝30 張RAW 檔,還具有防塵防滴的功能,對飛羽攝影者而言真的是項神兵利器,對於預算足夠或是對拍鳥很有熱忱的朋友,投資頂級機身是很棒的抉擇。
在筆者個人的使用經驗中,拍攝定點的鳥類,中階機身(Canon EOS 30D)已足夠應付大多數的場合;但是一旦遇到動態追焦就會略顯不足。頂級機身的對焦速度極快,且受益於較大的感光元件面積,畫質也比中階機身有明顯的進步;頂級機身的高ISO 值也因此有較大的實際應用機會。對於有些題材,例如拍攝魚鷹入水捕魚的瞬間畫面,若沒有頂級機身的快速對焦及每秒8.5 張的連拍速度,就很難清楚的捕捉到每
個動作。
鏡頭的選擇
通常我們一提到鳥類攝影,就會聯想到「大砲」鏡頭。確實是如此,飛羽攝影所需的鏡頭跟一般鏡頭相較體積通常都大上很多。而會讓這麼多人願意投資長鏡頭,則是因為其畫質的細膩程度足夠運用來拍攝鳥類。
筆者將拍攝鳥類的鏡頭分成兩類;一類是鏡頭的焦長除以光圈比值小於100 的鏡頭,例如300mm f/4、400mm f/5.6 等類型的小砲鏡頭;另一類則是鏡頭的焦長除以光圈比值大於等於100 的大砲鏡頭,較常見的有400mm f/4、500mm f/4、600mm f/4 等等。小砲等級的鏡頭由於價格較為便宜,且畫質也還不錯,是很多人剛入門時的選擇。小砲鏡頭通常都具有輕便、焦長較短的特性,運用上適合用來拍攝離人較近的山鳥,或是手持追蹤飛行中的鳥類。近年來鏡頭防手震機制(即Canon 的IS 技術,Nikon 的VR 技術 )的進展,更讓小砲如虎添翼,機動性及手持成功率大為提升。由於小砲鏡頭的焦長較短,所以在使用上便常需搭配增距鏡來使用;增距鏡的使用會讓焦長延伸,但是畫質及對焦速度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損,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有可能會頻頻迷焦,所以在使用時機的拿捏上需要取捨。在筆者的使用經驗中,小砲拍攝的鳥兒若要到達可以清晰分辨羽毛的細膩度,針對中等體型的鳥而言,拍攝距離大概要在八公尺之內才能辦到;但實際在拍攝上則很少有機會能在這麼近的距離遇見鳥兒。
EF400mm f/5.6L USM 是筆者非常推崇剛入門的朋友們使用的小砲;輕巧、畫質好,雖然光圈較小且沒有防手震機制導致手持不易,但是只要搭配合適的腳架、雲台便可以拍到不錯的照片。 EF400mm f/5.6L USM 是一棵可以當作主力使用的拍鳥小砲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