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線索並引發疑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一位好的說書人不會把故事說的完整。他會說得讓人感興趣,讓人了解情節內容,但也僅止於此。加油添醋的內容反而會使人困惑。事實上,大量的細節不僅讓故事聽起來雜亂,更會破壞它的神祕感也使人難以融入其中。好故事需要具備驚奇的要素,要能引起我們的好奇心,並刻意保留部分內容不說,留待我們去思考。以畫面中的一個眼神為例;我們對於被攝者表情所代表的意義或許了然於胸,但他在看些什麼?不免令人好奇。當你按下快門時,主角的臉突然改變角度,構成了剪影,原本要拍攝特定人物的影像當下變成另一幅讓人猜測影中人物是誰的作品。
留在畫面中的元素,就算是用來建構出背景的元素仍必須與故事相關,必須是視覺情節的一部分,因此要謹慎選擇。以廣角的方式、未經選擇的把大量景物拍攝下來並無法作為背景,這是馬虎的拍法。畫面中留下愈多元素,每個元素所具有的強度就愈弱,而故事性也就愈低。
我們只須保留足夠的線索,並盡可能拿掉細節以保有故事的神祕感。未解明的問題能抓住觀看者的心,能在作品與觀看者之間建立互動,它能提供一種進階的觀看經驗,讓我們思考的更多,也感覺到融入故事更深。同樣的,若在影像中提供的線索需要經由觀看者的搜索之後才能被發現,可以帶來一種驚奇感,甚至有一種發現祕密的感覺。它能為影像帶來另一個層次,能夠延長目光駐留的時間或是吸引更多觀看者的注意。
我們只需保留足夠的線索,並盡可能拿掉細節以保有故事的神祕感。
Canon 20D, 32mm, 1/1600秒@f/5.6, ISO 400 衣索比亞。這幅作品讓我百看不厭。當時我在車外,正想找個地方上洗手間時,這位牧羊人與他的羊群卻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在影像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男孩在看著什麼?」所營造出的一股未知性。他的視線看向畫面外,我也只有在他的鼻子與畫面邊緣之間留下一點空間,而這也打破了一般對於視線所指向之物應放在畫面中的習慣。或許我天性反骨,喜歡打破規則,但我就喜歡反其道而行。 |
- 本文摘自碁峰資訊《攝影眼:觀點.構圖.氛圍掌控》
- 共1頁 / 目前在第1頁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