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框
- 作者:麥可.弗里曼
照片是在特定空間裡創造出來的,這個空間就是觀視框的視框。不論是在紙上或螢幕上,視框可以從頭到尾都不變,也可以裁切或加長。無論如何,這個框框幾乎總是呈長方形,而且它對於所框住的景物具有強烈的影響力。
然而,要在視框內進行構圖,以及預先設想照片完成後要如何裁切或加長,這兩者是迥然不同的。大多數的35mm軟片相機,向來強調在拍攝時便要取得完整、不需修改的構圖,而這便常常形成一種攝影文化,在最終的照片上把影像周圍的軟片黑框一起顯露出來,似乎在按下快門那一瞬間宣告了「別碰」。但正方形底片,則沒有那麼容易構圖,因此常常需要在事後加以裁切。大型軟片如4×5吋與8×10吋,因為畫面夠大,足以讓我們進行裁切,完成的影像解析度也夠大,所以也最常受到裁切,尤其是在商業作品中。隨著接圖技巧越來越廣泛應用在全景和超大型影像之中,現在的數位攝影也在這方面變化出自己的作法。
傳統攝影在按下快門的一剎那,便已經決定了最終構圖,因此視框扮演著相當活躍的角色,甚至比繪畫的畫框更重要。這是因為繪畫是從無到有、出自觀察與想像力的創作,而攝影則是一種從真實景物及事件揀選的過程。每當攝影師拿起相機、從觀景窗看出去時,所有可能的畫面就已經完全進入視框內了。事實上,在非常動態、快速的抓拍(如街頭攝影)中,視框便是影像變換的舞台。當相機緊貼著眼睛、繞著場景移動時,視框邊緣就變得相當重要,能讓進入框內的事物馬上與視框互動。本書最後一章〈過程〉,講的就是如何處理景象與視框之間不斷演變的互動。這就算用直覺來處理,也會是相當複雜的過程。如果拍攝的主體是靜態的(如風景),那麼花上足夠的時間來研究評估視框,當然很容易。然而如果主體會動,時間就沒有那麼充裕了。不論決定如何構圖,通常在能夠確認構圖之前,就必須做出判斷。
要熟練運用視框有兩個要件︰了解設計原理,以及不斷拍照累積而得的經驗。這兩者共同塑造出攝影家觀看事物的方式,即透過視框框景去評估真實生活中可能成為影像素材的景象。本書的第一單元,便是在討論這種框景視覺的元素。
Frame dynamics 視框的動感
視框是影像建立之處。就攝影而言,框的形態片幅規格是在拍照時決定的,不過,之後你還是可以在照片上調整框的造型。然而不管事後如何調整,絕對不要低估觀景窗對構圖的影響力。從相機中望出去的世界,大多是一個明亮的長方形,四周被黑暗包圍,而視框的存在感很強。就算你經驗老到,有辦法忽略觀景窗的影響,在拍照時預想出不同形態片幅規格的視窗,但直覺卻會反其道而行,讓你想要以拍出當下感到最滿意的設計來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