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像圖書館> 風格的醞釀與發掘

風格的醞釀與發掘

  • 作者:范毅舜
  • 關鍵字: 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專業攝影工作者花在編輯的時間,往往比拍攝時間長。我有一位從事藝術攝影的朋友,為一個專題拍攝六年,雖拍了1200捲底片,但最後發表的影像卻不到60張。20年前,我從事「老家人」專題時,全部拍攝時間不到三個月,其中還間隔一整年。當這批影像最後整理發表時,已距第一次拍攝相隔三年。彼時仍沒有底片贊助,整個專題只拍了130捲底片,總數近4500張的幻燈片最後只展出了35幅,攝影文集只再多挑了14張照片。至於「花」專題,由於有底片贊助,拍的底片難以計數,但最後發表時也未超過35幅。

從電腦螢幕前檢視影像,可隨意將圖放大縮小,上下左右推移,更增加檢視時間。有經驗的攝影師,雖然在檔案輸進電腦前,就先在相機的LCD視窗前,將片子過濾,刪掉不要的檔案,但最後在電腦銀幕前仍是相當花時間,尤其這些數位影像還可修改、變更,總覺得這編輯及選片過程永遠是現在進行式。

從拍攝、編輯到最後的展覽及出版,是個漫長卻不無聊的過程,攝影家獨特的美學風格在這循環中逐漸養成。

走筆至此益發覺得,拍好的影像就像成熟、剛採收下來的肥美葡萄,雖然已可食用,距離美酒成品仍有一段距離。愛酒人都明白,這一段醞釀過程有多重要,它關係著酒的品質、口感,龐大攝影主題的編輯過程、就如釀酒一般關係著最後成敗。

我們稍可吹噓:為甚麼專業攝影師拍照較不會失手?幾十、幾百次外人無從得見的編輯過程(昔日檢視幻燈片還只能用放大鏡後的一隻眼),當然讓攝影家的攝影眼越來越敏銳。所謂專家出手,雖不是張張精采,卻如釀酒達人一般,憑他們的經驗與巧手,釀出的酒通常不會太離譜的。

攝影運作模式隨著主觀科技、客觀媒體、發表機制天天在改變、調整。然而不管外在如何變化,編輯、整理影像的過程仍會帶給攝影家新的靈感,新的拍攝觀點和新的敘事風格。


  • 4頁 / 目前在第1
  • 1
  • 2
  • 3
  • 4
  • >>


發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