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像圖書館> 古典平衡

古典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

THE RANGE OF EXPRESSION

世上總是會有攝影師看不起保守的取景和構圖建議,但對於怎樣可行、怎樣不可行,或是怎樣可接受、怎樣不可接受,通常還是有個含糊的共識。然而,1960年代之後就不一樣了。在這十年中,西方的大眾文化面臨對抗、挑戰和刺激,而攝影也不例外。這十年也是實驗構圖、實驗意想不到的裁切、極端的擺置與平衡、以超廣角鏡頭由近距離和怪異角度拍攝、豐富和對比的色彩的十年。但在流行、編輯和廣告攝影界,1960年代則是為標準定下明確定義的十年。我所謂的古典構圖(其實有點誤用了「古典」這個詞)一對照新觀念便更容易理解。由於1960年代其實沒有某些當代人士所以為那麼具革命性,因此這些標準並未消失,而且大多數攝影師還在使用。這些標準的主要特質就是讓人覺得滿足,因為它們能引發大多數人視覺意識中的已知反應。

不同的攝影者會有不同的觀念、策略和個別技巧,但古典構圖的共同思考就是以大多數人覺得平衡的方式組織影像。聽起來很合理,但究竟要平衡什麼?地面對天空?小人物對大背景?前景色彩對背景色彩?但大多數照片的狀況並沒有那麼簡單。一張照片中經常有很多重主體,需要平衡的要素通常也有很多重。舉例來說,單一物體位於均一背景前的情況就很罕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唯一的構圖問題就是主體位置。一幅影像中通常會有很多東西,各個元素都會互相影響。會影響平衡的要素有六種:空間、色調、深度、清晰度、色彩和內容,而且同一時間可能有一種以上的要素在發揮作用。

清晰與不清晰的平衡

由於我們認為視覺應該清楚對焦,因此目光一定是從模糊之處被拉向細部清晰之處,而這會影響平衡。在這張照片中,即使色彩的權重位於不清晰的紅色布條,白色的中文字也相當醒目, 但清晰人物的吸引力仍相當強。即使該人物在照片中僅占6%面積,影像看起來仍然十分平衡。


  • 3頁 / 目前在第1
  • 1
  • 2
  • 3
  • >>


發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