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對比

在攝影構圖實戰中,透過對比、對稱、襯托等手法,可以有效地增強主體的表現力,增加照片的資訊量,強調照片的主題。其中,對比手法是攝影構圖技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

 

主體和客體

主體是取景時想要強調的畫面重點,它既是反映內容與主題的主要載體,也是畫面構圖的中心。它在畫面中起主導作用,是控制全局的焦點。畫面當中所有的元素都要圍繞主體來組織,為突顯主體服務。

客體是畫面中陪襯主體的被攝對象,在構圖中有營造畫面的氣氛、抒發情感,使主體的特色、內涵更為突顯的作用。以陪襯為使命的客體絕不能喧賓奪主,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上,要注意大小有別、虛實有別,前後有別,輕重有別,這樣的作品會讓看的人覺得主體突顯,畫面均衡。


光圈:F8 曝光時間:1/200s ISO:100 焦距:57mm
極地附近大小不同的兩座冰山 拍攝者:王維

左圖拍攝的是極地上的冰峰。白色的冰山聳立在碧海藍天之間,畫面極其簡潔動人,在主體冰山的左後方安排了作為客體的小冰山,使得畫面大小有別,前後呼應,內容豐富,給人想像的空間。

 

明暗對比

攝影是光的藝術。同一個景物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因此,光影賦予畫面的明暗對比是畫面的靈魂。利用畫面中照射在主體上的明亮光線和其他區域形成的明暗反差,更能強調主體在畫面中的地位。拍攝建築物內部照片時,在較暗的室內拍攝陽光從窗口、門廊照射進來的情景,會很自然地形成光
影的明暗對比效果。室外的光線將玻璃窗打亮,而室內的牆壁和景物則處於弱光環境下,在構圖上,運用美的形式法則,再加上光影效果,可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


光圈:F4.5 曝光時間:1/250s ISO:100 焦距:188mm
利用長焦鏡頭拍攝的教堂內的彩窗,運用了明暗對比的手法

左圖是在澳門的一所教堂中拍攝的。光線從教堂彩色玻璃中照射進來,使玻璃上的宗教圖案栩栩如生,渲染出教堂聖潔的氣氛。而畫面下方的十字架雖然處於暗部區域,但也為渲染照片的主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明暗對比的手法,一般的處理方式是將最亮的部分作為主體,放在畫面最明顯的位置,其餘部分置於暗影中,透過光影效果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利用陰影和倒影

光與影是同時存在的,有光就有影,影子給我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角度。陰影的性質決定於光線的性質。漫射光很難形成強烈的陰影,強烈的直射光會製造出濃重的陰影。在風景攝影中,如果利用清晨或傍晚的低角度陽光拍攝, 會得到狹長的陰影;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正午,被攝體投射的影子較短,明暗對比更加強烈。

如右圖,透過逆光表現雪地裏樹木的陰影,畫面形式感、節奏感和韻律感均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光圈:F6.3 曝光時間:1/800s ISO:100 焦距:70mm
頤和園雪景

有些物體的表面是非常好的反射體,如水面、玻璃等,它們能反射出周圍的景物,使這個世界以一種獨特的倒影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在風景攝影中,景物倒影可以使景物的部分圖案得以延伸,能擴大風景的表現力。如左圖,拍攝者選擇建築的倒影組織畫面,倒影與實體一起構成新的圖像,獲得了具有抽象特色的畫面。


光圈:F11 曝光時間:1/1250s ISO:100 焦距:40mm
建築的局部與水池中的倒影

 

大小對比

大小對比是指利用景物自身的大小特色或借助鏡頭的透視和不同的拍攝位置,來強調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對大小。要運用大小對比法組織畫面,可透過廣角鏡頭來實現。廣角鏡頭容易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可突顯主、客體之間的形態差異和距離感。若採用非廣角鏡頭拍攝,可選擇外形相差大的主、客體,以呈現畫面中大小對比的關係。利用大小對比法不僅可以調整畫面的空間感、距離感,使畫面產生張力, 還可以打破均勻的某一成分,使拍攝主體變得引人注目。左圖中,拍攝者用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使畫面前方的向日葵看起來比後面的向日葵大得多,透過懸殊的尺寸比例來突顯主體,使畫面簡潔且富有趣味性。


光圈:F4.5 曝光時間:1/1600s ISO:200 焦距:70mm
陽光下盛開的向日葵

 

剛柔對比

剛柔對比法是利用畫面中主體本身的特質,形成與客體特質之間相互比較關係。剛強之物,質地堅韌, 柔軟之物, 隨勢變形。例如鮮花與岩壁之間的肌理,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形體,青山與綠水之間的狀態等,都是常見的剛柔對比的例子。左圖中香車與美女的搭配也是典型的剛柔對比的範例,以女性的柔和之美襯托轎車的高科技、精準和剛性特色,透過對比的方法讓畫面呈現出剛中帶柔,剛柔相濟的視覺效果。構圖時,廣角鏡頭強烈的透視效果突顯了跑車的氣勢,且畫面中模特兒和跑車的車燈都位於九宮格的交彙點上。


光圈:F11 曝光時間:1/160s ISO:100 焦距:20mm
美女模特兒與極品跑車

 

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色彩進行比較時的一種直觀印象。人的色彩感覺是透過色彩間的各種對比產生的,沒有色彩對比,就沒有新鮮感,也難以激發審美情緒。色彩對比的含義是豐富的,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等。利用色彩組合形成的對比關係,能拍攝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在色彩學中,紅與青、藍與黃、綠與洋紅構成了3對最為常見的對比色。左圖中黃色與藍色搭配形成了冷暖色係的對比(紅、橙、黃使人感覺溫暖;藍、藍綠、藍紫使人感覺寒冷; 綠與紫不冷不暖) ,透過這樣的組合,使得畫面的張力隨著色彩而擴散,使被攝主體更加醒目。


光圈:F6.3 曝光時間:1/60s ISO:100 焦距:120mm
利用特寫的方法在室內拍攝的彩窗

 


色輪上呈180°角對應的對比色

 

動靜對比


光圈:F2.8 曝光時間:1/30s ISO:400 焦距:200mm
交響音樂會舞台上激情洋溢的指揮

動靜對比法是利用圖像中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的動態關係進行對比的方法。如果被攝體是動態的,拍攝者往往偏愛用一動一靜的形式來製造對比,渲染氣氛。拍攝時,可以採用不同的快門速度來表現畫面的動靜關係,例如用慢速快門拍攝,使得主體因為移動而變得模糊,而靜止的背景則保持清晰,以形成與一般視覺印象不同的動靜畫面。上圖表現的是樂隊指揮忘情指揮的動作。拍攝時採用適當的快門速度,使指揮家的身體呈相對靜止狀態,而他的手勢因快速揮動而變得
模糊,透過這種鮮明的動靜對比,使指揮家的風采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形狀對比

上一章講解了形式設計元素中的線、面可以在畫面中組成各種形體, 世界萬物均有其獨特的形狀, 攝影師在創作時, 可以在拍攝環境中發現和選取這些元素, 它們具有獨特的形式感, 是非常理想的構圖要素。單一表現某些景致的外觀形狀過於死板,利用畫面中各種線、面組成的形狀進行對比,是突顯形狀元素和整體畫面形式感的理想方法。不同形狀的畫面元素可以相互對比、襯托,使讀者更易於發現它們、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在形狀元素的選取方面,要注意它們的輪廓是否清晰美觀,它們與背景及周圍元素的明暗、質地是否有反差。本例中的建築內景,作者著重強調了梯形、矩形、圓形三種形狀元素的對比,增強了畫面的形式美感。


光圈:F4 曝光時間:1/25s ISO:400 焦距:17mm
飯店內景

 

 

 


  • 1頁 / 目前在第1
  • 1


發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