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像圖書館> 廣角鏡的定義與人像拍攝要點

廣角鏡的定義與人像拍攝要點

  • 作者:孫宗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感光元件尺寸會影響廣角鏡視角範圍。
1. Canon EOS 5D Mark II、Nikon D700、Sonyα900等全片幅機種( 1.0×)
2. Canon EOS 1D Mark III等 APS H規格( 1.3×)
3. Nikon D90等APS規格機種( 1.5×)
4. Canon EOS 50D等 APS C規格機種( 1.6×)
5. OLYMPUS E-3等4/3系統規格( 2.0×)

感光元件片幅尺寸差異比較圖

法國愛展能( Angenieux)在 1950年代設計出逆焦式設計(Retrofocus),才解決廣角鏡的設計問題。此圖為 Carl Zeiss Distagon設計。

廣角鏡頭歷史與定義

到底焦距要小於多少,才稱為廣角鏡。在此之前,不得不再囉唆一下攝影器材歷史及底片片幅。在 135系統發展初期,因蔡司優秀的光學設計,讓 50mm焦段的鏡頭,成為標準鏡的標竿。事實上當時鏡頭光學設計,雖然能設計出小於 40mm的鏡頭,卻因鏡頭後鏡組會卡到單眼相機的反光鏡而無法使用。所以廣角鏡可說是當時夢想中的鏡頭。

直到 1950年,法國 Angenieox發表逆焦式鏡組設計,才解決了廣角鏡的問題, 40mm以下的廣角鏡也逐步問世。其後很長的時間裡,各光學大廠皆致力於廣角鏡的變形控制,卻遲遲未能推出小於 24mm,視角超過 100度的超廣角鏡頭。直到 1989年, Canon首先突破 24mm的界線,推出全球第一顆超廣角變焦鏡頭 EF 20-35mm F2.8L,接續 SIGMA又於 1994年發表視角更廣鏡頭 AF 18-35mm F3.5-4.5,自此之後,各家鏡頭廠也才紛紛效尤。

當數位相機興起,因替代底片的感光元件,大片幅良率不佳、成本過高與技術不足,未能提供大眾市場所能接受的價錢。所以各相機廠便以早年無法推廣成功的 APS Size片幅作為基礎,推廣數位單眼相機,但因為多年來大眾已習慣 135底片系統,所以多沿用 135傳統鏡頭接環,並以等效焦段來標示片幅改變後,鏡頭實際拍攝視角的焦段,所以本篇亦多用等效焦段來分類。

直到今年 Nikon D700、Sony α900及Canon 5D Mark II相繼發表,除象徵全片幅機種的戰爭正式開始,也代表被封印已久的超廣角鏡頭,能回歸原本焦段,因此在這時機點製作廣角鏡人像單元,更具實質意義。

廣角人像緣起

早年筆者就曾聽過攝影前輩說過,「人像就應該用人像鏡來拍,用什麼廣角鏡,把人拍得歪七扭八」。事實上,在當年數位單眼相機尚未開始流行的年代,除了部分專業攝影師與愛好人文紀錄的攝影玩家外,拿廣角焦段做人像攝影並不太多。

推究原因,可能是早期強調寫實的拍攝方式,認為攝影是為了紀錄被攝者的本質,而 80mm~105mm焦段中望遠鏡頭優良的變形抑制,及漂亮的淺景深效果,最能突顯人像特色。而 135片幅的底片相機,會讓廣角鏡畫面邊角的變形效果更明顯。所以若控制不好,奇形怪狀的臉可會砸了拿單眼相機玩家的專業形象。

但看多了淺景深的拍攝方式,總會想要換種方式表現人像,不論是以景帶人、以人應景,又或者誇飾人物動作,廣角人像自然成為攝影玩家挑戰的議題。所幸目前光學技術已趨於成熟,廣角鏡抑制變形的能力已有相當進步,加上先前採用 APS Size數位單眼相機為主流,縮減了變形最嚴重的畫面邊角,讓創作廣角人像日趨容易。

除了前述優點,數位單眼相機大幅減輕按壓快門時,考慮底片成本的壓力,且可隨拍隨看,相當適合用來創作較難上手的廣角人像,也讓越來越多的玩家,愛用廣角鏡來表現人像。


  • 3頁 / 目前在第1
  • 1
  • 2
  • 3
  • >>


發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