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全幅鏡時代(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小心使用!FF也是有罩門的!
本鏡動用了4片SLD超低色散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來負責色差及變形的修正。雖然是這麼廣的角度,不過從12mm端一直到24mm端的桶狀變形,都控制得相當理想。如果是裝在APS-C的機身上,會因為邊角裁切掉的關係,表現得更好。
而在失光的部分,12mm端的邊角失光十分明顯,要縮到F8才看不出來。至於16mm端或是24mm端的表現,就已經相當平均了。
在色差控制方面,全焦段的表現都不太理想,即便是縮小光圈,也只能稍微改善一點點,整體來說色差的問題是本鏡頭的較弱的一環。
夕陽時分,我們把光圈開到最大,可以發現在12mm的超廣角幅度之下,失光的現像十分的明顯,畫質也有比較軟的狀況。
Nikon D700,M模式 F4.5 1/2000秒,Sigma AF 12-24mm f/4.5-5.6 EX HSM DG,感光度 ISO200,矩陣測光,JPEG-FINE,三芝鄉飛碟屋 |
結論:
大家一窩蜂的衝FF,可能常常也不是那麼了解FF到底有多麼神奇!經過這次的介紹,相信大家可以比較詳盡的了解FF其實在廣角端比較有差異,尤其在超廣角端FF-12mm與APSC-12mm,其實看起來就算差了才幾mm,但是差距其實是很大的,特別建議讀者,如果你特愛超廣角視野的風景!特愛超廣角人像的狀況下,FF真的是值得!值得!值得!如果只是單純的拍攝車展、秀展、活動、網拍、昆蟲之類的題裁。常用的大多焦段偏向50mm-200mm,其實換了FF沒有特吃香喔!順道一提,如果你是運動攝影,鳥類攝影的愛好者...還是選擇APSC最省啦!
超廣角的超變形,我們在這張示範照片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邊角及前緣都被拉扯到產生極大的扭曲,這也是只有FF配上12mm的超廣角才有的「樂趣」。 Nikon D700,M模式 F14 1/60秒,Sigma AF 12-24mm f/4.5-5.6 EX HSM DG,感光度 ISO200,矩陣測光,JPEG-FINE,三芝鄉飛碟屋 |
- 本文摘自青朝國際《CAMERA攝影誌 No.1》